在以馬杵斯的路上 /陳良智常務理事

在路加福音第26章收錄了一個很有意義的故事,在耶穌受難之後,有兩位門徒離開耶路撒冷,打算去到一個叫做以馬忤斯的地方,距離耶路撒冷約11公里。他們可以因為耶穌的死深感失望,他們一度以為耶穌就是那位基督,是要帶領他們脫離羅馬帝國的拯救者,然而卻死在羅馬帝國特有的刑具十字架之上;他們也許也感到很困惑,因為在他們離開耶路撒冷當天的早上,有一些婦女傳來消息說,耶穌復活了,因為他的遺體不見了。遺體不見,應該是有人偷走了,或許想要進一步怎樣羞辱才解氣,怎麼會說是耶穌復活了?

可能是因為這樣低潮的情緒,再加上跟隨耶穌的這一群人一時缺乏後繼的領導人,沒有人告訴他們在耶穌死後應該做什麼;於是這兩位門徒打算離開這個團體。當他們在路上的時候,偶然遇到另外一位路人參與在他們的對話中;並且引用當時的希伯來聖經論證基督的受難是上帝的旨意。當這兩位門徒抵達自己的目的地,因為天色漸暗,他們就邀請這位路人一同留下用餐;在擘餅分享的時候,這兩位門徒才認出這位路人就是他們所談論、所跟隨的耶穌。

這個故事比馬可福音收錄的還要更加具體、更加戲劇;值得我們再三回味。當這兩位門徒在回想路上所談論的時候,他們也說他們的心是火熱的。為什麼路上沒認出來,而是在用餐擘餅的時候才認出來呢?這也給了許多聖經學者、神學家很多的討論。不過今天要談的以馬忤斯,不是在耶路撒冷附近,而是在日本仙台市。

2011年3月11日發生東日本大地震,受災地區主要集中在東北;當地的日本基督教團東北教區開放他們的辦公室,成為義工的活動中心。我在2014年因為所在的鹽埕教會有青年想要參加海外義工的活動,所以主任牧師要求我也報名義工活動,來陪伴教會青年。於是我就這樣來到「日本キリスト教団東北教区センターエマオ」。

我們都知道在日本的基督徒比例其實不高,大概只有總人口的1.2%;光憑基督徒義工很難負擔這麼多的工作,所以日本基督教團東北教會很快就接納非基督徒義工,一起來承擔災後心靈重建的工作。雖然在2014年當時,已經離災害發生過去了三年,不過還是有許多的受災戶住在組合屋;他們原本所居住的沿海地區被劃歸為禁建區,短期內也無法搬遷到哪裡去。義工的工作主要就是陪伴這些人,有時候是環境維護、準備午餐、幫忙農作或者是一起進行廣播體操(ラジオ体操)。

安置災民的地方其實離「エマオ」有點距離,「エマオ」本身其實也沒辦法容納所有的義工,有些義工還是需要借住在附近教會所提供的場地;早上我們先出發去「エマオ」使用簡單早餐,其實就是玉米片加牛奶;然後在簡短的報告、分組之後,我們就騎著電動腳踏車前往被分配到的組合屋或農場,途中會停留在賣場選購自己的午餐。晚上回到「エマオ」的晚餐則比較豐盛一點,會有其他義工準備咖哩飯、味噌湯之類的。另外也需要每天更換電動腳踏車的電池。

其實,一開始日本義工們提到「エマオ」,我是聽不懂的;因為中文的以馬忤斯是四個音節,日本義工卻把「エマオ」念成兩個音節e-mao。不過想通了之後就覺得滿感動的,雖然跟中文的念法不一樣;但這就是一個地方,怎麼念,大家習慣就好。更重要的是在這裡的一切;有人把辦公室整理起來,讓出空間讓別人可以生活起居,有人第一次走進教會組織,詢問有沒有自己可以幫忙的地方,有人串聯之前沒有見過的人,去幫忙其他之前沒有幫助過的人。

「エマオ」不只是在耶路撒冷周邊,也不只在仙台市;盼望可以在我們的身邊,我們所在的地方,我們要在那裡遇到耶穌、認出是耶穌,並且心裡火熱來繼續奔走天路。

評論: 0 | 引用: 0 | 閱讀: 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