瀏覽模式: 普通 | 列表
㈠ 關於「腦袋孔固力」的考察
來台灣已經二十九年了,在英語裡有 "美式英語"、"英式英語"、"紐約英語"、"新加坡式英語"、"北京式英語"等等,很多類似的口語,在日本語裡,我知道有「台灣日本語」這件事。

[閱讀全文]

腓立比書四:八-九

末了,弟兄姊妹們,你們要常常留意那些美善和值得讚揚的事。一切真實、高尚、公正、純潔、可愛,和光榮的事都應該重視。你們從我所學習,領受,或聽到,看到的言行,都要實行出來。那賜平安的上帝就會與你們同在。

[閱讀全文]

序 言
  大戰終結已經七十週年,如今體驗過大戰的老人,不足全人口的二成了。有句名言說;[人總會忘記學習歷史的教訓,就是一個重要的歷史的教訓。]是一大諷刺。過去的重大事件,大慘事,應該長久傳承給子子孫孫,以防止其再發生。

[閱讀全文]

我們敬愛的欒茉莉姊妹於二〇一七年十一月三〇日,在家中舒適的床上,熟睡中安詳地返回天家了。 享年一〇一歲,在台灣算是一〇二虛歲的高壽,頤享天年。

五月五日的一〇一歲的生日時,問說「茉莉女士,您幾歲呢?」,她以非常清楚的語調,用中文很高興地回答:「一〇一」。

[閱讀全文]

憶嫁給台灣人的日本人/陳詠娟

在台灣有許多播放日語節目的電視頻道,如NHK、緯來、國興、Z等,節目也多樣化,不會令人無聊,如早晨戲劇、大河連戲劇、叫座戲劇、綜合節目、運動節目等。

最近觀賞「移居世界秘境日本人好吃驚」節目,勾起我回想娶日本人為妻的親戚。台灣雖然不是秘境,在日本大正和昭和年間初期嫁來台灣的日本人,幾乎都有過辛勞與苦勞的經驗。
我的父親曾經將新潮流的風氣吹進陳府。祖父擁有七十二個庄,而且是有官位的人。 因元配妻子未生男孩,納入了幾個妾。我父親就是最年輕的妾所生最小的兒子,與同父異母所生的兄長,年齡懸殊,似乎是外甥或姪子的兄長一般。我對父親的同父異母兄弟,也算是伯父們,非常陌生。

[閱讀全文]

從亞伯拉罕的信仰談起/理事長 都丸正夫

有一句話說:「克服艱難能將你琢成玉。」這句話,並非將艱難當作負面的資產看待,而只有對人生抱著積極思想的過來人才配得。另外,有一句俗語說:「將年青時的勞苦買回來再承受一次。」不過,在現世上,是不會有人親自將苦楚買來受的。可是,人畢竟須經過苦難,才能具有成熟的品格。十九世紀威尼斯愛國學者尼哥羅・湯馬哲奧說:「受苦而不受教的人,永遠是幼稚的。」詩篇的作者說:「我受苦是與我有益,為要使我學習你的律例。」(詩篇一一九章七十一節)用來作為信仰的告白。一般的受苦,屬於負面的資產,是很容易出怨言的。可是為甚麼遇到苦,能將它當作有益的,而屬於正面的資產呢?答案在七十一節後面。那就是將神的話應驗在生活中的見證。

[閱讀全文]

從以諾學習人生的路程/理事長 都丸正夫

以諾是在舊約聖經創世紀五章二十一-二十五節,以亞當第七代後裔的人物登場。關於以諾的記載,比較特別之處,是他並沒有經驗死亡﹝希伯來書十一:五﹞而升天被上帝接上天堂。

聖經描寫以諾的生涯是,「與神同行」的人。他一生之中與神同行。這話到底是甚麼意思?他最後所遺留下來的足跡究竟是甚麼呢?

[閱讀全文]

日語聖詩四六一首「耶穌愛我,我深知」,至今仍然是普遍受歡迎的一首讚美詩。

「耶穌愛我,我深知」﹝Jesus loves me, this I know﹞,是日本當初所翻譯的一首聖詩,普遍在教會學校或基督教幼稚園唱的詩歌。原作者是安那.華納女士﹝Anna Bartlett Warner一八二〇〜一九一五﹞。安娜和姐姐蘇珊.華納﹝Susan B. Warner﹞一起住在紐約州憲法島﹝Constitutions Island﹞,擔任美國西點軍校的宗教教育講師,教學聖經研究課程約六十年之久。這首聖詩原來的英文歌詞,出現在安娜.華納一九六〇年出版的小說「Say and Seal」的第二卷八章一節。少女主角費斯守護著即將臨終的幼弟,為他所唱出的的一節歌詞。其後,威廉布萊特培利﹝William Batchelders Bradbury 一八一六〜一八六八﹞於一八六二年譜曲,傳遍全美國,成為受歡迎的兒童歌曲。

[閱讀全文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