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「羅女士的文章拾穗」/読書樂講師 渡部洋子

我目前在玉蘭莊負責「羅女士的文章拾穗」的講座。這個講座原本是會員羅梅妹女士所開辦的。羅女士是一位落實客家精神、認真且勤勉的婦女。她很喜歡閱讀,我常常看到她在玉蘭莊的書櫃前看書的身影。羅女士只要看到令自己感動、心裡覺得很受用的書,就會把內容一字一句地抄在筆記本裡,然後反覆閱讀,享受文章的內容。那些內容,大部分都是關於日本的事,但也有一些是住在美國的姐姐寄來的美國的故事,或是從台灣的書籍中擷取的故事,內容可說是五花八門。

據說有一次,同樣是客家出身的總幹事,主動向羅女士提說:「妳不要只是自己感動,也跟大家分享一下嘛!」於是才開始了這個「文章拾穗」的講座。羅女士把這項兩個月主責一次的文章拾穗的講師任務,當作是自己人生的意義,很珍惜並忠心地做好這份工作。許多人被羅女士所講述的內容感動,聽說甚至有人把羅女士精心寫下的那些內容,影印並彙整,然後拿去印刷廠印成書。

距今約五年前,我被任命為總幹事,在玉蘭莊工作了三年。在第二年的某一天,我接到羅女士的電話。她在電話裡告訴我:「半夜起來上廁所時,一時失去平衡摔倒在地,重重地傷到腰部。現在已經無法再去玉蘭莊了,文章拾穗的講座就停了吧。」聽完我真的是大吃一驚。羅女士實際上已經當了二十多年的講師了,那個時候她也快九十歲了。羅女士的住家離台北市很遠,每次來玉蘭莊,都要轉乘電車才能到。她的家人都很擔心,常常叫她不要單獨一個人外出。但是,羅女士認為「文章拾穗」是她的使命以及生活動力,所以還是很小心地、慢慢地步行,持續每星期來玉蘭莊參加活動。不過現在,因為腰部受傷,沒有辦法走路了。

我跟她說:「羅女士,過去真的是辛苦妳了,謝謝妳長久以來的付出。」然後就掛上了電話。「文章拾穗」雖然是深受眾人喜愛的講座,但每一年,都有曾經生活在日本時代、打從心裡理解羅女士所講述的高雅日語的長輩陸續離開我們。當時我心裡想,這個「文章拾穗」講座,作為日本時代的珍貴寶物,應該算是完成了它的任務了吧。

可是,羅女士的心卻平靜不下來。 因為跟不上身體突如其來的變化,所以心裡很沮喪。每當她難過的時候,就會打電話來玉蘭莊。看見她這副模樣,我感覺到,如果要安慰羅女士的話,實在有必要持續文章拾穗的講座,好給她一個「將來有一天我還能再去玉蘭莊」的盼望。然後我開始思考,是不是要試著將文章拾穗的講座持續下去。

還記得十年前的內容的人應該不多,而且會員的成員也都不一樣了。於是我試著從羅女士以前的原稿中擷取內容,修改了艱澀難懂的古老表現方式,並且用比以前羅女士的手寫稿更大的字體列印出來。不過,在表訂的五十分鐘內,只講一則內容,時間實在是撐不了那麼久。我因為是利用總幹事工作的空檔來做的,所以也沒空去找時間剛好、內容又適合的讀物。因此我就想,乾脆把我自己所領受的感想,試著用上帝的觀點來看的話會怎樣?擷取聖經的內容來做編排,並且把講座名稱從「文章拾穗」改成「羅女士的文章拾穗」,然後決定把講座持續下去。

對於文章拾穗能繼續下去,羅女士打從心底感到高興。而且她還這樣問我:「以後如果我還能再去玉蘭莊的話,妳可以把講座還給我嗎?」我每次都回答她說:「那當然!我很樂意!」

從我接手到現在,已經四年了。我現在只要在玉蘭莊結束「羅女士的文章拾穗」講座之後,就會在隔週去羅女士家拜訪她,兩人一起閱讀文章。我問她:「羅女士,妳是從哪裡找到這麼棒的文章的呀?」她回我:「從這篇文章,妳竟然可以想到聖經的這段經文,真是太厲害了。」我們就這樣互相誇讚對方,一起度過快樂的時光。

最近,從羅女士那裡又聽到令人開心的好消息。住在澳洲的兩位女兒,目前因為疫情的關係無法回台灣,但是每天都會打電話給羅女士。羅女士把文章拾穗的內容翻成客家話,在電話中講給女兒們聽。女兒們聽了都很感動,然後又講給朋友和學生們聽,結果很多人都要求說「想再聽更多」。羅女士的「文章拾穗」如今仍跨海持續著。而且我發現,在不知不覺中,「羅女士的文章拾穗」也成了我生活的力量。
(陳雪美 翻訳)
評論: 0 | 引用: 0 | 閱讀: 472